如何申請喪葬補助?詳細解析台灣5種喪葬津貼!
往生者離世後除了身後事要處理,許多家屬最擔心的就是費用,動輒幾萬的治喪費用可能會讓人吃不消,本文整理出常見的5種喪葬補助,讓您可以快速了解該如何申請,以及是否符合補助請領資格。
一場喪禮費用要花多少錢?
之前的文章曾和大家分享過喪禮每個細項可能的花費,因此本段落會大約介紹喪禮整體的總開銷需要多少,喪禮常見的流程包括出殯和下葬兩大部分:
出殯、治喪
無論是家屬守靈、告別式等等流程,都會被歸類在出殯治喪,家屬通常都會將這些服務需求交由禮儀公司統籌安排,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接運遺體、場地預約、靈位與靈堂設置、訃聞、為遺體化妝、入殮、出殯、主持告別式等等,同時也要把人力、禮儀用品、交通工具都納入考量。
這些治喪費用大多會交付給禮儀公司,部分費用會繳交給殯儀館支付場地費,這些場地費用包含禮廳、入殮室、淨身室,遺體冷藏,每個縣市殯儀館規定的設施與服務費用都有所不同,建議可以前往各縣市的殯葬管理單位查詢,高雄市的收費標準則是由殯葬管理處訂定,您也可以查看之前的文章以了解更多。
安葬、存放骨灰
治喪流程結束後就要來思考如何安置遺體,目前台灣常見的下葬方式有火葬、樹葬、海葬,不同的安葬方式也會影響後續如何存放骨灰。
這些下葬方式的共通點就是遺體會先經過火化,再將骨灰裝入骨灰罈,並存放在指定地點,火葬後的骨灰都會存放在納骨塔;樹葬則是存放於指定園區的下葬區;海葬則是前往政府指定海域拋撒骨灰。
順帶一提,現在土葬由於台灣地狹人稠,加上政府推廣的關係,已經越來越少人選擇,不過依然有家庭會想遵循習而選擇,如果選擇土葬的話,就要注意公墓年限限制,像高雄市的公墓使用年限為十年,到期後家屬會收到主管機關通知,看要把骨灰選擇火化後放進靈骨塔,還是選擇其他下葬方式再次安葬往生者。
喪禮總花費大概多少?
從喪禮開始到結束,在台灣並沒有一個固定價格區間,這取決於往生者或家屬的決定,比如有宗教信仰、希望儀式規模大一點、要跟傳統喪禮不太一樣,假設只計算喪禮費用的話,便宜一點可以幾萬塊搞定,貴一點的可能涉及客製化服務,花到數十萬或接近百萬都有可能。
至於骨灰存放就要考量靈骨塔、園區費用,最常見的就是定期繳納管理費,也有人會直接買斷塔位,所以價格差異也非常大。
有哪些喪葬補助或喪葬津貼可以領取?
了解完葬禮可能會有的支出與總價格後,本文要接著與各位介紹相關的喪葬補助,這些補助根據我的E政府整理,有社會保險與個人2大種類,每一種補助的款項和申請方式也都不盡相同:
社會保險的喪葬津貼
我們入職時會申請的勞保就是屬於社會保險之一,如果被保險人在保險期間過世的話,那麼幫忙支付殯葬費用的人就可以申請補助,目前台灣有5大社會保險都有提供相關服務:
勞工保險
要申請勞保的喪葬津貼,一般會有2種狀況,發給的標準也有所不同:
| 被保險人狀況 | 本人死亡 | 家屬死亡 |
|---|---|---|
| 給付標準 |
按被保險人死亡之當月(含)起前6個月平均月投保薪資計算:
|
按其家屬死亡之當月(含)起前6個月被保險人平均月投保薪資計算:
|
| 辦理地點 |
按其家屬死亡之當月(含)起前6個月被保險人平均月投保薪資計算:
|
|
| 申請期限 | 5年內 | |
勞工職業災害保險
這項保險從民國111年5月1號開始實施,受雇勞工一律強制加保,保障各類型的工作者,能夠極大地保障勞資雙方的權益,至於如何申請喪葬津貼請參考下列內容:
| 給付標準 |
按被保險人死亡之當月(含)起前6個月平均月投保薪資計算:
|
|---|---|
| 辦理地點 | 申請書洽被保險人投保單位蓋章後,郵寄至勞保局或至勞保局各地辦事處現場辦理。 |
| 申請期限 | 5年內 |
國民年金保險
根據衛福部國民年金監理會的解釋,「國民年金」從民國97年10月1日開始實施,旨在保障25歲-65歲,沒有參加勞保、農保、公教保或軍保的本國國民。
年滿65歲後,或是生育、發生重度以上身心障礙或死亡時,可以選擇階段性領取或一次性給付,確保本人或家屬的基本生活。
因為死亡要透過國民年金領取喪葬給付的話,要準備較多文件:
| 給付標準 | 死亡當月投保金額 × 5個月 |
|---|---|
| 辦理地點 | 郵寄至勞保局或至勞保局各地辦事處現場辦理 |
| 申請期限 | 5年內 |
| 所需文件 |
|
農民保險
為了保障農民福利和健康,農民保險從民國74年10月25日開始試辦至今,投保限制、相關給付也變得越來越完善,喪葬津貼也變得更好保障農民本人或家屬的生活:
| 給付標準 |
按被保險人死亡當月投保金額計算:
|
|---|---|
| 辦理地點 |
|
| 申請期限 | 5年內 |
| 所需文件 |
|
公教人員保險
公教人員保險簡稱公保,可以當作是公務員、教職人員版本的勞保,從民國47年開始實施。公保也有針對被保險人死亡、眷屬死亡提供相關補助:
本人死亡
若是本人死亡除了喪葬補助以外,還會提供公保保險給付,可以用來減輕支付殯葬費用者的壓力,也能保障家屬的生活:
| 補助種類 | 殮葬補助 | 公保保險給付 |
|---|---|---|
| 補助內容 |
|
|
| 辦理地點 | 保險單位 | |
| 申請期限 | 10年內 | |
| 所需文件 |
|
|
眷屬死亡
| 補助種類 | 生活津貼 | 公保保險給付 |
|---|---|---|
| 補助內容 |
|
|
| 辦理地點 | 保險單位 | |
| 申請期限 | 3個月內 | 10年 |
| 所需文件 |
|
|
其他喪葬補助和亡故慰問金
除了社會保險提供的相關喪葬補助,如果往生者身分還有符合下列標準,支付殯葬費用的人也可以額外申請另一筆補助,這些補助不完全和喪葬有關,也包含急難紓困、天災救助,不過各縣市申請標準和補助方案皆有所不同,最終還是要以實際公告為準,本篇文僅提供參考:
一般民眾
如果因天然災害致死或失蹤可以前往災害發生地公所申請災難救助,每人發給20萬元,其他常見的救助項目還包含重傷、安遷、淹水等情形,各縣市政府的申請方式和補助項目有所不同。
生活陷困者
可以前往戶籍地公所申請急難喪葬補助和急難紓困。急難喪葬補助的給付標準是戶內人口死亡但無力殮葬,可依情況補助2千-3萬元,需在3個月內申請完畢。
急難紓困則是家庭成員死亡、失蹤、重傷、失業等原因,導致家庭生活陷入窘迫時候可申請,金額為1萬-3萬元,相關單位會派出訪視小組,如果申請人的狀況較為急迫的話,會先發給5000元應急,剩餘金額會在經過核定後發放,同樣需要在3個月內申請完畢。
中低收入戶
低收入戶和中低收入戶要在3個月內前往戶籍地公所申請喪葬補助,低收入戶申請金額為5千-4萬元;中低收入戶金額為5千-3萬。
僑胞
在回國觀光、探親時,因為傷病、醫療、死亡、天然或人為災害等突發急難事件而身故,可以向僑務委員會申請醫療急難和喪葬補助費用1萬元。
就養榮民
就養榮民亡故,且家屬沒有申領政府預算發給的喪葬補助,可以在1年內前往榮民服務處、榮民之家申請喪葬補助費,最高上限 5萬元為限。
喪葬補助的常見問題有哪些?
喪葬補助要過多久才會拿到?
喪葬費用補助要去哪裡申請?
我可以同時請領多筆喪葬補助嗎?
除了申請喪葬補助,也別忘記委由專業禮儀公司委辦身後事
本文簡略分享各種類別的喪葬補助和津貼,希望能夠協助各位快速了解自己符合哪些資格、該如何申請,不過申請補助的同時,多半也在同步處理往生者的身後事,許多人搞得焦頭爛額,若狀況允許可以委託陽光禮儀,為您分擔壓力與情緒。
陽光的前身是民國5年創立的同仁社,也是高雄第一家由台灣人經營的合法葬儀社。民國90年陽光禮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,承襲同仁社的百年基業,自行培訓專屬禮儀團隊、提供更具溫度的生命服務,至今圓滿超過15萬個家庭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