舉辦告別式的意義──逝者的最後一段路
然告別式只是喪禮當中其中一個流程,不過卻是全部流程中最重要,也是唯一對外開放其他賓客入場的時刻,讓所有人都能與逝者好好道別。告別式不只是逝者最後一段路,也讓家屬透過追思悼念,安撫心中的傷痛與不捨。
不同形式的告別式常見流程
原先告別式只是喪禮流程中家祭和公祭的統稱,不過現代人不會太拘泥於形式和用詞,通常參加告別式=參加喪禮,本文後面也會統稱為告別式。整段儀式從開始到結束,平均需要2-4個小時左右,依照不同宗教信仰和傳統習俗,每場告別式都可能有不同的流程,本文參照內政部國民禮儀範例,以及各縣市的現代國民出殯奠禮流程,整理出中西式可能會有的告別式流程:
中式喪禮
辭生
辭生儀式則象徵逝者在人世間的最後一餐,需要準備一碗飯與十二樣菜,同樣由法師代替家屬夾取,夾一道就說一句吉祥話,最後透過「放手尾錢」將福氣留給後代。
入殮與遷棺移靈
入殮就是將逝者遺體放進棺木內,也被稱為「入木」。較為傳統的家庭會注重良辰吉時,希望逝者可以平安順利,等到遺體安置好後就會開放親友依序瞻仰遺容。
入殮又會分為大殮與小殮,大殮指的就是在告別式全部結束後,家屬最後一次瞻仰遺容再將棺木封釘;小殮指的是將往生者遺體放入棺木內後,會再為其佩戴首飾,還有其他特定物品,最後將棺木蓋上,但還要留一些空隙。
不過現在對於大殮小殮也有其他解釋,比如小殮指的是為往生者淨身更衣,大殮指的就是將遺體放入棺木,現代告別式更加簡化流程,無論大小殮統稱為入殮,也不一定要按照這些解釋去進行告別式,一切都依家屬為主,沒有一定答案。
遷棺木移指的是將承載遺體的棺木從靈堂載往告別式現場,現今的告別式都會委由禮儀公司代辦,因此多半會採用靈車護送來加速告別式進行。
家奠(家祭)
棺木抵達告別式現場後,家屬依照輩分依序上前拈香行禮,現場會有專業禮儀師協助引導家屬、朗讀追思文、播放追思影片,讓家人可以更放心地與逝者道別。
公奠(公祭)
除了家屬出席,可能會有朋友、同事、團體或機關代表到場,多半會交由司儀唱名依序上香,通常順序會是團體、機關代表先上香,接著再輪到個人,有的出席者會因為個人信仰或其他原因不拿香,可在登記表上備註,司儀會協助安排。
家屬致謝
家屬會向所有賓客鞠躬致謝、致詞,以回應對方前來弔唁的心意。
封釘
封釘是早期代表逝者生前沒有遭受虐待毆打的證明,不過現在已經變為祈福與祝福的代表,通常會由禮儀師協助引導家屬,分別在棺木的四個角象徵性地敲釘,同時法師會念誦吉祥話,最後在棺木頭敲下「子孫釘」,由長男或長孫用嘴咬下,象徵家族平安發財,也代表逝者正式的安息,整場告別式即將結束。
點主與誦經
點主是一種象徵性的儀式,藉由法師、德高望重的家屬,在逝者神主牌上的「王」字點上砂珠變為「主」字,代表逝者的靈魂已經進入神主牌當中,為後代子孫帶來福氣,點主的同時也會透過誦經替亡者祈福。
發引與辭客
最後,棺柩由禮儀人員與家屬護送上靈車,前往火化場。親友會陪同送行一段路,孝家再向眾人鞠躬致謝,告別式至此圓滿結束。
西式喪禮
若逝者的信仰為基督教、天主教,通常會選擇西式喪禮,有的家屬會選擇從簡處理後事,再加上西方宗教認為人死後只是回歸耶穌或天主的懷抱,沒有地獄的概念,因此流程並不完全與中式相同,常見可能會有的流程如下:
入殮
和中式一樣,逝者遺體同樣會放入棺木提供親友瞻仰遺容,不過不同的是,在這過程中可能會需要獻花祝福、獻唱詩歌、禱告,流程細節並沒有一定,全看家屬意願或是喪禮司儀如何引導。
安息禮拜/殯葬彌撒
基督教和天主教的追思方式不完全相同,基督教的追思會蹦稱為安息禮拜,以唱詩、禱告、讀經、靜默追思的方式來緬懷逝者;天主教則是被稱為殯葬彌撒,流程其實和中式喪禮諸多類似,比如入殮、守靈、家奠、公奠等等,不過誦經部分會改為聖歌,比如常見的進堂詠,並會透過灑聖水的儀式向逝者表達敬意,也代正式與逝者告別。
火化
將逝者棺木送上車後,前往火化場進行火化,在過程中也會持續獻詩、唱詩歌、祝福禱告。另外未來追思悼念的時候,基督教和天主教不會有頭七、百日、清明掃墓等習俗,通常都會自行前往靈骨塔、環保葬園區祭拜,或是定期透過家庭禮拜,以祈禱、讀經的方式來緬懷逝者,在時間上更加彈性好調整。
如何佈置告別式會場?有哪些因素會影響設計風格?
現在的告別式可能不會再拘泥傳統習俗,而是會有許多家屬或逝者生前要求的特色與亮點,讓告別式不再充滿悲傷,同樣能歡聲笑語地陪伴逝者走過最後一程。究竟會有哪些因素影響告別式設計風格或氣氛呢?本文整理出5個常見的因素:
場地
最常見的兩個告別式場地是戶外棚和禮廳。通常會挑選戶外棚的家屬,都是在自宅辦理告別式,地點會選擇在家裡附近的空曠處或者巷子內,讓有忌諱的其他人可以提早迴避繞道。
另外並不是需要辦理告別式就能隨意搭棚,需要向各縣市的主管機關遞交道路臨時使用申請,通常都是由道路養護工程處受理,如果沒有申請就佔用路權,會根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82條,處以1200元-2400元的罰緩。
鑒於自宅辦理告別式可能會有許多複雜程序,不少人就會選擇第二種方式:租借禮廳。殯儀館就會提供許多禮廳租借,既可以在同個地方一併進行守靈、告別式等儀式,也不必煩惱額外的裝潢與擺設。
現在不只有殯儀館,也有其他場地可以租借其,比如基督教徒、天主教徒很常選擇教堂,也有人會考量到出席告別式的親友較多,所以租借佔地較廣的社區活動中心。
色調
色調會極大影響環境整體氛圍,比如暖色調有溫暖、熱鬧的感覺:冷色調給人寧靜、低調的氛圍,在告別式場地中最常見的顏色就是米白色,不僅典雅莊嚴又不讓人覺得壓抑沉重。
音樂
告別式很常出現輕柔無人聲鋼琴樂,不僅很好地緩和現場的悲傷氛圍,也可以讓家屬沉澱心靈。
不過也有許多例外,以筆者為例,我曾在幾個月前參加同齡朋友的告別式,我和他從高中吉他社認識,也知道他很擅長自彈自唱,本來在告別式前幾個禮拜還去探望他,聽到病情有控制很替他開心,結果再聽到他的消息卻是訃聞。
當時到現場之後,氣氛並沒有想像中的悲傷,反倒有些歡快,因為背景音樂是朋友家屬親自挑選的,他其中一首自彈自唱的曲子,即便到最後致謝時,朋友的爸爸仍然忍不住情緒大哭,但當時的曲子依然讓我印象深刻。
無論是什麼歌曲,就算和告別式現場的氣氛會有很大的差異,只要家屬願意都要予以尊重,而且這些歌曲也能多少代表逝者獨一無二的個性,家屬、親友能以輕鬆自在的心態,與逝者一起走過人生最後的一段路。
影像
除了擺放於靈堂的大張遺照以外,也有家屬會選擇用簡單的幻燈片來輪播逝者生前的照片,或是選擇播放逝者生前的影像。
客製化需求
既然是客製化就不強迫任何形式或流程,全部遵循家屬或逝者生前的意願,本文認為這個例子最為人津津樂道,但也可能過度前衛,讓許多人無法接受。
來自波多黎各的禮儀公司marin funeral home專門為逝者舉行截然不同的葬禮,他們在2008年接到第一個特殊需求──家屬要求將逝者擺設成站姿,就像是他還活著在迎接前來弔唁的賓客一樣。
marin funeral home因為這場特殊的告別式名聲大噪,接到許多家屬的訂單,其中又屬於Lhizz Díaz Beato最讓人驚艷,也讓家屬非常滿意。
2016年的3月,Beato因為一場謀殺失去了生命,他的家人連絡上marin funeral home希望為其舉辦喪禮,並希望遵照Beato生前的意願──以快樂、活躍的方式來紀念他這個人。
禮儀公司為他穿上全新的褐色長褲、網球鞋,並翹著二郎腿坐在椅子上抽雪茄,之所以說最讓人驚艷,是因為marin funeral home經手的客戶,遺體即使處理好姿勢,但眼睛就是閉上的;Beato是他們第一個決定將眼睛睜開的客戶,這也讓家屬印象深刻,就好像他的死亡不曾存在,他依舊活生生地出現在大家眼前。
告別式常見物品清單
前面和各位介紹過影響告別式現場風格的因素,接下來要繼續介紹時常會出現在告別式上的相關物品,每位家屬可能會因為考量,所需物品有所刪減,因此這些物品並沒有一定要出現在告別式上,僅供參考:
牌樓
用來設置在告別式現場入口的建築物,最簡單的版本會採用一間兩柱(一塊橫幅+兩根立柱)來製作,橫幅處會標明逝者姓名,讓需要到場悼念的賓客容清楚知道告別式現場的位置與入口。
遺像
逝者的照片或肖像畫都屬於遺像的一種,最常見的遺照款式就是把15吋或20吋的照片洗出來,放進相框內後擺放於守靈和告別式現場,通常都會選擇上半身的彩色照片,可以視為圓滿結束的象徵;也有部分家屬可能沒有單純上半身的照片,或是尊重逝者生前囑咐,採用人形立牌的方式,在告別式結束後,遺像大多都會一同火化,代表生者已經陪伴逝者走完最後一段旅程。
祭品
用於告別式最常見的祭品為三牲和水果,三牲包含三層肉、雞肉、魚肉;水果則沒有限定,根據當季水果來選擇即可。
花籃
用來擺放在告別式現場的重要擺設,因為告別式的時長大約2個多小時左右,花籃由於是產地新鮮直送,因此可以選擇比較多種類的花卉,也可以根據家屬和逝者生前需求訂做。
簽名處
通常設於告別式入口,親友可在簽名簿上留名並繳交奠儀,接待人員則回贈吉儀;也有的家屬不收奠儀,出席到現場即可。簽到後依指引向遺像行禮、上香致意,再入座於告別式現場座椅等待儀式開始。
淨水台
淨水台的用途是讓前來悼念的賓客,在參加完告別式後可以簡單除去身上的穢氣。淨水台雖然功能簡單,不過也有相關造型可以和告別式現場搭配,最簡單的就是提供一個和洗手檯類似的瓷器,也有鮮花、造景版本可以選擇,淨身用物品也會跟著不同,筆者就曾看過鮮花造景搭配木製洗手檯。
電視牆
有的家屬除了擺放逝者遺照,也會額外使用電視牆輪播逝者生前的影像幻燈片,或是循環播放影片。
舉辦告別式要多少費用?有哪些項目的收費不同?
告別式實際上要花多少錢,這個問題是沒有標準答案的,有的家屬可能只需花費數萬元,有的可能上看數十萬甚至接近百萬!除了前面常見的物品清單以外,許多家屬也會和禮儀公司溝通,需要添加哪些額外的擺設和設備,但每間禮儀公司價格都不相同,因此本文僅針對告別式現場的相關設備,整理官方數據提供參考:
| 設施 | 單位 | 費用(新台幣) |
|---|---|---|
| 入殮室 | 一次 | 600 |
| 豎靈區 | 一日 | 100 |
| 停柩室 | 一日 |
甲種:700
乙種:500
丙種:300
|
| 法事間 | 一場 | 600 |
| 多功能祭拜廳 | 一場 | 100 |
| 禮廳場地 | 一場 |
特種:6,800
甲種:4,500
乙種:2,300
丙種:1,800
|
| 禮廳空調 | 一場 |
特種:2,700
甲種:2,300
乙種:1,800
丙種:1,400
加時:700/時
|
| 停柩室空調 | 一次 |
甲種:300(第一殯儀館)
甲種:500(大社分館)
丙種:400
|
| 法事間空調 | 一場 | 600 |
| 入殮室空調 | 一場 | 400 |
| 多功能祭拜廳空調 | 一場 | 200 |
| 暫厝區 | 一日 | 300 |
有哪些告別式禁忌要注意的?
傳統告別式除了注重流程以外,也有一些不會特別說的現場潛規則要多注意:
勿評論往生者
不可隨意談論逝者的過去,盡量不要亂說、亂想、亂看,以示尊重。
服裝莊重低調
以深色系為主,最常見的就是上衣、褲子、鞋子全黑,同時也要避免過度鮮豔的顏色,或是造型太花俏的服裝,另外也建議不要穿著短裙、無袖、拖鞋,或者配戴較為亮麗的飾品。
離開時不說「再見」
在告別式結束後說「再見」,代表未來可能又有親戚過世,才會在告別式上相見,有觸霉頭,不吉祥的意味,可以用「注意安全」、「回家小心」等安全詞來替代。
眼淚滴到遺體上
這是在入殮時要注意的細節,許多家屬在瞻仰遺容前會先整理情緒,避免太過激動眼淚落到遺體上,這會影響逝者魂魄無法順利離開,認為家人依然捨不得自己因此不肯離去。
包奠儀(白包)須宜單數
如果有包白包的話,金額的第一個數字切記要用「單數」,比如1100、2100元,不宜用雙數的原因是雙數有著「好事成雙」的含意,用在喜慶婚宴上很適合,但在喪禮就顯得衝突不合理。
避免使用「化妝室」詞彙
如果參加告別式到一半內急,可以說想去「洗手間」或「廁所」,避免使用「化妝室」,由於逝者在入殮前需要交由禮儀師化妝,化妝室會變成是在暗喻逝者化妝的地方,跑去化妝的地方上廁所自然是有點怪異且不尊重。
喪禮毛巾別帶回家
部分傳統習俗認為,告別式現場的物品都會帶有穢氣,如果帶回家的話會不吉利。在喪禮上很常會出現家屬提供給親友使用的毛巾,如果不小心帶回家的話,記得要先洗乾淨之後再丟掉,避免穢氣殘留在家中。
孕婦及小孩建議避免參加
認為孕婦與幼童進出喪禮場所可能干擾身心,建議避免參與或做好避煞措施。
避免在喪家大聲喧嘩或嬉笑
需保持莊重與肅穆,言行舉止安靜,尊重哀悼氣氛。
不一樣的告別式設計──客製化喪禮
近年來也有不少家屬會選擇客製化喪禮,希望能夠用逝者最喜歡的風格,讓親友不再只是悲傷,而是能笑著、開心的道別,讓本文介紹關於陽光禮儀的客製化喪禮,與其背後的故事。
紫色的永恆
陽光禮儀曾經服務過一位黃老師,身為數學老師的她教學有熱忱,對於數學的熱愛也帶給學生正面影響,某一天的猝然離世讓所有人始料未及,在悲傷情緒尚未來臨之前,告別式就這樣開始了。
在黃老師父親的囑託下,陽光禮儀團隊協助規劃一場充滿紫色氛圍的告別式:紫色的花、紫色氣球,還有史迪奇公仔環繞現場,這場告別式沒有充斥著悲傷的情緒,大家約定讓微笑取代哭泣,將未說出口的話寫在留言板上。
棺木也不再是制式的造型,而是在外面加上數字,象徵黃老師多年來為數學奉獻,燃燒自己的照亮學生;告別式色調以紫色為主旋律,是因為這是黃老師生前最愛的顏色,而且黃老師也很喜歡史迪奇,現場甚至安排史迪奇咖啡車,用糕點、飲品來取代傳統奠儀。
到了告別式的最後,黃老師的父親還是藏不住白髮送黑髮的心痛,但是這些巧思將這場告別式變得更加溫馨,甚至送給賓客的謝禮,也選用黃老師最愛的芋頭酥與史迪奇毛巾,紫色的溫馨不只填滿親友與父親的心,也讓黃老師在最後一段旅途感受到最深刻溫暖的愛。
欖仁樹下的約定
這是一場對家屬和陽光禮儀都特別的樹葬追思會,沒有實質的靈堂、沒有牧師,短短一天就結束治喪,這場因逝者生前的要求而出現的告別式,展現殯葬自主的精神。
已經去世的孫爸爸是天主教徒,他不喜歡繁文縟節,所以很早和另一半約定後事簡單就好,不過經過和禮儀嚮導討論之後,家屬最終保留入殮儀式,想要把握最後一次與孫爸爸珍重告別的機會。
這場特別的追思會從一開始就很不一樣,家屬選擇在樹葬園區舉行,陽光禮儀團隊特別設計欖仁樹題名簿,讓到場的親友在樹葉上簽名,現場還特別留給孫爸爸一個座位,擺放著他生前常戴的領帶、外套、退役軍帽、徽章,對於意料之外的安排,家屬第一眼看到覺得驚訝又貼心,就好像孫爸爸只是暫時離席,隨時都會回來陪伴在他們身邊。
這場追思採用茶會的形式溫馨送行,家屬也約定好要用歡笑讓孫爸爸安心離開,隨著骨灰回歸大自然懷抱,還有現場播放的陳奕迅〈好久不見〉,孫爸爸是真的要和大家道別了,雖然家屬沒辦法像一開始說好的一樣,還是忍不住讓眼淚和不捨取代笑臉,不過隨著埋藏在心裡的情緒湧出,家屬在最後還是順利地陪著孫爸爸,走完他在人世間的最後一段旅途。
孫爸爸以樹葬的雲淡風輕長眠於天地,親友透過一字一句的思念,締結欖仁樹下的約定,讓我們在下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,再次重逢。
告別式設計有哪些常見問題?
告別式要辦在哪裡?
最常見的就是戶外搭棚與租借禮廳。現在偶爾能見到馬路上有家庭會特別搭棚設立靈堂,不過隨著都市空間較狹窄,加上現代人生活忙碌,搭棚可能比較麻煩,也不一定能按照傳統流程進行,於是殯儀館與會館的靈堂、告別式服務逐漸普及。
告別式一定要白天辦完嗎?
其實並沒有所謂時間上的限制,但現代人通常都會租借殯儀館禮廳進行告別式,因此才會選擇在白天進行以符合租借時間。如果真的講求良辰吉時,或是有特別的治喪需求,告別式也能在晚上進行。
告別式可不可以拍照、攝影或直播?
現代喪禮也有提供殯葬攝影的服務,讓家人在事後仍然可以透過照片、影片的方式來緬懷逝者,如果是現場賓客想拍照攝影的話,建議要取得家屬同意;直播服務多半會由禮儀公司提供,讓無法親臨現場的親友可以實時參與,而且也能將直播內容保存成影片留檔。
參加完告別式可以直接回家嗎?
雖然多數告別式會提供淨水台來去除身上晦氣,但仍然建議還是先到人多的地方稍微走動閒晃,或者前往宮廟參拜再回家。
告別式大概要花多少錢?
平均費用約為數萬元至數十萬元左右,也有更高的花費,取決於家屬有沒有添購額外的硬體設備或相關禮儀物品,或是在裝潢上有特別下工夫。
能不能自己設計告別式?
現代禮儀公司也提供客製化喪禮的服務,讓家屬和逝者不必拘泥於傳統流程,而是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與想法安排後事。
客製化喪禮與告別式設計,讓您與親人能歡笑道別|陽光禮儀
無論是傳統喪禮或客製化告別式設計,目的都是讓家屬能好好地陪伴逝者度過最後一段旅途,即使身處陰陽兩界,但彼此依然有思念連結,如果您對於身後事有任何疑問需要諮詢,不妨考慮委由陽光禮儀來協助處理。
陽光的前身是民國5年創立的同仁社,也是高雄第一家由台灣人經營的合法葬儀社。民國90年陽光禮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,承襲同仁社的百年基業,自行培訓專屬禮儀團隊、提供更具溫度的生命服務,至今圓滿超過15萬個家庭。
同時陽光禮儀也五度榮獲政府優等評鑑,還擁有4000坪的九龍禮儀館專屬治喪園區,為每個家庭提供有溫度的貼心服務。公司在契約內容及價格上保持透明,杜絕哄抬或加價情形,讓家屬可以安心託付。
陽光能根據逝者的生前喜好、家屬的需求和信仰,量身訂製的喪禮服務。可選擇極簡、華麗等形式呈現,讓喪禮更具獨特性,滿足家屬對於逝者的個別情感與回憶,全程感受到溫暖細膩、專業的客製化葬儀服務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