親人在家死亡如何處理?一次瞭解如何通報、申請死亡證明、後續有哪些行政流程!
在家自然死亡
家屬要先記錄往生時間,同時不要隨意移動遺體,接著立即通報當地衛生所,由醫師依在宅行政相驗流程到宅勘驗,並開立死亡證明書。
在醫院死亡
會由院方醫師或護理站開立死亡證明書,以便遺體移往殯儀館冰存;如果正值下班時間,則要先申請臨時診斷證明書,之後再補辦正式的死亡證明。等到辦完證明,禮儀公司即可協助後續遺體接運與入館手續。
意外過世
如果是意外或非自然死亡,即使是在家中過世,也要向轄區警察局或派出所報案。警方會通報檢察官及法醫進行相驗,確認死因後開立死亡證明書。
在醫院剩一口氣想回家
傳統文化認為「壽終正寢」象徵圓滿,因此有許多長輩希望能在家中安詳離世。在醫院病危的患者,可以請家屬向醫師提出「返家善終」的需求。
通常醫院會先開立診斷書,並協助安排具備維生器材的救護車將病人送回家,待親人在家中過世後,再由地方衛生所醫師到宅相驗,並開立正式的死亡證明書;若醫院無法開立相關文件,也可自費向當地衛生機關申請。
步驟一、開立死亡證明書
圖片來源:中文死亡證明書
前面說到,根據不同地點和不同的情境,分別要由衛生局、醫院、檢察官開立死亡證明,這份證明會用在許多文件申請和行政手續,比如除戶、申請補助等等,因此建議一次申請至少10-15份正本,才不會之後需要回頭補件。
死亡證明申請費用與地點
| 過世情況 | 申請單位 | 申請費用 | 申請所需文件 |
|---|---|---|---|
| 家中自然離去 | 衛生所 | 第一份20元,之後每份15元 |
|
| 醫院離去 | 醫院 | 一份20元 - 200元 |
|
| 意外身亡 | 地檢署 | 免費 |
|
步驟二、安置親人遺體與處理後事
遺體可由家屬自行搬運至殯儀館,也能委託禮儀公司安排處理。若親人生前已經有先安排好禮儀公司,或是簽署生前契約,記得第一時間聯繫,讓禮儀人員到場協助,確保流程順利。
在運送過程中,家屬也不要忘記與亡者說話,可以像日常聊天一樣,告知即將離開醫院或家中,或是目前經過哪條路,有什麼景色,在前往殯儀館的路上給予最後的陪伴。
會與亡者說話是因為聽覺往往是人臨終後最後消失的感官,近年來也有類似的科學研究,英屬哥倫比亞大學2020年的研究透過腦電圖分析,即使處於臨終前的無意識狀態,依然可以聽到外界的聲音,這可以很好地讓臨終者感受到陪伴,家人也能知道其實對方聽得到,因而減緩悲傷的情緒。
後續喪禮規劃,建議遵循亡者生前意願和宗教信仰,並由最親近的家屬和禮儀公司溝通;此時家人之間容易因為悲歡離合發生矛盾,因此更要穩定情緒才能好好溝通,讓亡者不留遺憾地離開。
步驟三、安葬
最後就是選擇何種方式安葬,現在常見的遺體處理方式有火化、土葬、環保葬,無論是哪一種方式,都還是以亡者生前意願為主。
家人過世後的行政流程有哪些?這3件事記得辦妥!
處裡完親人的身後事之後,別忘記還有一些行政流程要跑,根據我的E政府彙整的資料,過世後親人有下列這3件事需要家屬處理:
除戶證明書
這是最需要盡速解決的事情,要在親人過世後30天內處理完畢,否則會被罰款!
家屬可以前往各縣市戶政事務所辦理死亡登記和除戶謄本,需要準備的文件有死亡證明書、申請人的身分證與印章、亡者身分證、戶口名簿;如果有配偶的話,也要攜帶近兩年彩色大頭貼和配偶身分證來換證。
根據戶籍法第48條第1項規定,死亡登記要在30天內處理完畢;否則會依照戶籍法第79條,處以新台幣300元-900元罰緩,經過催告卻依舊不辦理,直接處以900元罰緩。
名下財產
每個人旗下擁有不同類型的財產,家屬需要前往各大機構辦理查詢或登記,要是不清楚有哪些類型的話會非常麻煩,本文也整理表格,讓您清楚知道要前往哪些機構辦理哪些手續:
| 亡者戶籍地地方法院 | |
|---|---|
| 辦理何種服務 |
|
| 何時要辦理完? | 3個月內 |
| 備註 | 遺產清冊是要統整被繼承人(亡者)的財產狀況,包括:
|
| 建物及土地所在地政事務所 | |
|---|---|
| 辦理何種服務 | 不動產繼承登記 |
| 何時要辦理完? | 6個月內 |
| 金融機構 | 保險公司 | 投資交易營業所 | |
|---|---|---|---|
| 辦理何種服務 | 查詢帳戶存款 | 查詢投保紀錄 | 查詢有價證券 |
| 何時要辦理完? | 依機構而定 | ||
| 國稅局或地方稅稽徵機關 | |
|---|---|
| 辦理何種服務 | 查詢金融遺產 |
| 何時要辦理完? | 6個月內 |
| 備註 | 金融遺產包括:
|
| 勞動部勞工保險局 | 農會 | |
|---|---|---|
| 辦理何種服務 | 請領勞工退休金 | 農民退休儲金 |
| 何時要辦理完? | 10年內 | |
| 備註 | 生前有繳納者,家屬才可透過農會向勞動部勞工保險局申請請領 | |
稅務相關
親人過世之後,家屬最需要處裡的2個稅務就是遺產稅和所得稅:
遺產稅
是指繼承人繼承遺產之後,必須繳納的一筆費用,至於實際上到底要繳納多少費用,可以根據財政部提供的公式來計算──(產總額-免稅額-扣除額)×稅率-累進差額-扣抵稅額及利息,這些項目的金額要如何計算,請參考下列表格:
| 項目 | 說明 |
|---|---|
| 遺產總額 | 包含土地、地上物、房屋、動產及其他有財產價值的權利(存款、債權、股票、現金、黃金、珠寶、其他財產或權利等),以及死亡前2年內贈與的財產。 有些項目不包含在遺產總額項目,可以參考財政部列出的清單,或是直接參考遺產及贈與稅法第16條。 |
| 免稅額 | 1,333萬元。如果是軍、警、公教人員因公殉職則加倍計算 |
| 扣除額 |
|
| 稅率 | 目前最新的稅率適用於114年1月1日後往生,稅率如下:
|
| 累進差額 |
|
| 扣抵稅額 |
|
所得稅
所得稅的全名為綜合所得稅,指的是將納稅人所得加總後,再扣除免稅額以及其他項目,並根據稅率課稅的費用,繳納時間是每年的5月。
親人過世後的家屬很容易遇到一個問題就是,如果親人在繳稅期間過世的話,後續該如何處理呢?
根據財政部民國114年3月的最新公告,依照所得稅法第71條第3項,雖然不用辦理結算申報,不過還是得由其他人合併報繳,至於「其他人」指的是誰,最常見的是下列2個與亡者有關係的人:
有配偶
由配偶合併申報,死亡人的免稅額與標準扣除額可全額扣除;或由符合資格的納稅義務人列報為受扶養親屬。
無配偶或不符規定者
由遺囑執行人、繼承人或遺產管理人在死亡日起 3 個月內完成申報,並以遺產範圍負相關稅務責任。如有特殊情況,可於期限前向稽徵機關申請展延,但不得超過遺產稅申報期限。
親友相互扶持
親人走了大家都會難過不好受,適時地與家人或朋友分享心中的感受,藉此紓發情緒,也不要羞於接受陪伴和關懷,獨自承受悲傷反而會更痛苦。身心科或心理諮詢
過度的哀傷會出現無法自行調適情緒,症狀嚴重時甚至會影響日常生活與身體健康,建議可以尋求心理師、輔導員或精神科醫師協助,讓專業人士引導您排解心中的痛苦與難過。藉由宗教撫慰心靈
宗教信仰可以給予很大的心靈寄託與依靠,透過參與活動、冥想、禪修等方式,可以很好地面對內心的情緒,藉由與自我對話逐漸回歸平靜。重新掌握生活步調
規律的運動和良好的飲食習慣,除了提高身體面對壓力的能力之外,也能很好地宣洩情緒。學會接納悲傷的情緒
本文認為這是最重要的一點,人是一種複雜的生物,擁有喜怒哀樂的情緒,我們會因為外在影響感受到情緒起伏和壓力,這些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,也絕對不要認為自己不應該有悲傷的念頭,過度壓抑反而更容易導致生病,您可以透過各種方式了解哀傷心理與學會如何調適,幫助自我療癒。親人在家過世要撥打119還是直接通報?
在家中自然過世的話,首先得通知當地衛生所,並由醫師到場進行行政相驗並開立死亡證明;若希望送醫做最後急救,也能改為先撥打119聯絡醫院協助轉送。
親人在家過世也可以打110嗎?
如果是自然過世不必撥打110,除非是因為意外或其他外力導致的非自然死亡,才需要撥打110通報。
死亡證明是誰負責開立?
根據亡者離世地點的不同來決定。若是在家中自然死亡,通報衛生所後會有醫師到場相驗並開立死亡證明;在醫院離世則是由院方醫師或護理站開立;意外身亡則需要先報警,警方到場後通報法醫與檢察官相驗,最後由檢察官開立。
在家壽終正寢,家裡會被定義成凶宅嗎?
根據法律百科,目前法院對於凶宅的定義為「曾發生非自然身故情形的房屋」,因此在家中壽終正寢,或是留一口氣回到家裡臨終,都不會被認知為凶宅。
親人臨終前該怎麼做才好?
家屬可以選擇安靜陪伴走完最後一程,或是坦然與親人事先討論喪禮、安葬等流程,抑或是趁機將埋藏在心中的話全部說出來,臨終前能做的事情沒有強制性,只要家屬與親人都能接受都是好事。
家人往生後該如何面對?別刻意壓抑悲傷
圖片來源:陽光禮儀
看完本文或許您會稍微了解親人過世後該如何處理,雖然我們總是告訴自己不要難過,一旦真正離別,悲傷也容易隨之而來,不過愛不會因死亡而消失,正如您會懷念亡者生前的樣貌,他會以另一種形式守護著我們,也會用著他的方式想念有您的過往。
提前熟悉這些通報與行政流程,能夠避免我們在悲傷之餘失去方向,除了參考政府部門的相關公告與資訊,身後事也能委由專業的禮儀公司處理,讓您能更好地陪伴亡者走完最後一段旅程。
陽光的前身是民國5年創立的同仁社,也是高雄第一家由台灣人經營的合法葬儀社。民國90年陽光禮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,承襲同仁社的百年基業,自行培訓專屬禮儀團隊、提供更具溫度的生命服務,至今圓滿超過15萬個家庭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