親人在家死亡如何處理?一次瞭解如何通報、申請死亡證明、後續有哪些行政流程!

陽光禮儀·生前契約 / 2025-09-18
家人在家壽終正寢或因病過世該怎麼辦?您可以跟著本文一起了解,家人過世後有哪些事情需要即時處理,以及相關的行政流程,還有哪些文件要準備!

親人在家過世怎麼辦?跟在醫院死亡的流程一樣嗎?

親人過世之後首先會需要開立死亡證明,在不同地點死亡的差別在於開立證明的單位:

在家自然死亡

家屬要先記錄往生時間,同時不要隨意移動遺體,接著立即通報當地衛生所,由醫師依在宅行政相驗流程到宅勘驗,並開立死亡證明書。

在醫院死亡

會由院方醫師或護理站開立死亡證明書,以便遺體移往殯儀館冰存;如果正值下班時間,則要先申請臨時診斷證明書,之後再補辦正式的死亡證明。等到辦完證明,禮儀公司即可協助後續遺體接運與入館手續。

意外過世

如果是意外或非自然死亡,即使是在家中過世,也要向轄區警察局或派出所報案。警方會通報檢察官及法醫進行相驗,確認死因後開立死亡證明書。

在醫院剩一口氣想回家

傳統文化認為「壽終正寢」象徵圓滿,因此有許多長輩希望能在家中安詳離世。在醫院病危的患者,可以請家屬向醫師提出「返家善終」的需求。

通常醫院會先開立診斷書,並協助安排具備維生器材的救護車將病人送回家,待親人在家中過世後,再由地方衛生所醫師到宅相驗,並開立正式的死亡證明書;若醫院無法開立相關文件,也可自費向當地衛生機關申請。

家人過世後如何處理遺體?還有哪些事情要做?

通報完畢之後接著就要開始處理身後事,家屬當下可能會處於悲傷的情緒,因而漫無目的的手忙腳亂,本文整理出常見的流程步驟提供參考:

步驟一、開立死亡證明書

圖片來源:中文死亡證明書

前面說到,根據不同地點和不同的情境,分別要由衛生局、醫院、檢察官開立死亡證明,這份證明會用在許多文件申請和行政手續,比如除戶、申請補助等等,因此建議一次申請至少10-15份正本,才不會之後需要回頭補件。

死亡證明申請費用與地點

過世情況 申請單位 申請費用 申請所需文件
家中自然離去 衛生所 第一份20元,之後每份15元
  • 申請人身分證正本
  • 死者身分證正本
  • 醫院診斷證明書
  • 行政相驗申請書
醫院離去 醫院 一份20元 - 200元
  • 申請人國民身分證正本
  • 死者國民身分證正本
  • 戶籍謄本
  • 申請人印章
意外身亡 地檢署 免費
  • 申請人身分證正本
  • 與死者關係證明文件正本
  • 死亡證明書正本

步驟二、安置親人遺體與處理後事

遺體可由家屬自行搬運至殯儀館,也能委託禮儀公司安排處理。若親人生前已經有先安排好禮儀公司,或是簽署生前契約,記得第一時間聯繫,讓禮儀人員到場協助,確保流程順利。

在運送過程中,家屬也不要忘記與亡者說話,可以像日常聊天一樣,告知即將離開醫院或家中,或是目前經過哪條路,有什麼景色,在前往殯儀館的路上給予最後的陪伴。

會與亡者說話是因為聽覺往往是人臨終後最後消失的感官,近年來也有類似的科學研究,英屬哥倫比亞大學2020年的研究透過腦電圖分析,即使處於臨終前的無意識狀態,依然可以聽到外界的聲音,這可以很好地讓臨終者感受到陪伴,家人也能知道其實對方聽得到,因而減緩悲傷的情緒。

後續喪禮規劃,建議遵循亡者生前意願和宗教信仰,並由最親近的家屬和禮儀公司溝通;此時家人之間容易因為悲歡離合發生矛盾,因此更要穩定情緒才能好好溝通,讓亡者不留遺憾地離開。

步驟三、安葬

最後就是選擇何種方式安葬,現在常見的遺體處理方式有火化、土葬、環保葬,無論是哪一種方式,都還是以亡者生前意願為主。


家人過世後的行政流程有哪些?這3件事記得辦妥!

處裡完親人的身後事之後,別忘記還有一些行政流程要跑,根據我的E政府彙整的資料,過世後親人有下列這3件事需要家屬處理:

除戶證明書

這是最需要盡速解決的事情,要在親人過世後30天內處理完畢,否則會被罰款!

家屬可以前往各縣市戶政事務所辦理死亡登記和除戶謄本,需要準備的文件有死亡證明書、申請人的身分證與印章、亡者身分證、戶口名簿;如果有配偶的話,也要攜帶近兩年彩色大頭貼和配偶身分證來換證。

根據戶籍法第48條第1項規定,死亡登記要在30天內處理完畢;否則會依照戶籍法第79條,處以新台幣300元-900元罰緩,經過催告卻依舊不辦理,直接處以900元罰緩。

名下財產

每個人旗下擁有不同類型的財產,家屬需要前往各大機構辦理查詢或登記,要是不清楚有哪些類型的話會非常麻煩,本文也整理表格,讓您清楚知道要前往哪些機構辦理哪些手續:

亡者戶籍地地方法院
辦理何種服務
  • 辦理拋棄繼承
  • 概括繼承
  • 陳報遺產清冊
何時要辦理完? 3個月內
備註 遺產清冊是要統整被繼承人(亡者)的財產狀況,包括:
  • 已知的債權、債務
  • 被繼承人之財產總歸戶清單
  • 土地登記簿
  • 建物登記簿謄本
 
建物及土地所在地政事務所
辦理何種服務 不動產繼承登記
何時要辦理完? 6個月內
  
金融機構 保險公司 投資交易營業所
辦理何種服務 查詢帳戶存款 查詢投保紀錄 查詢有價證券
何時要辦理完? 依機構而定
  
國稅局或地方稅稽徵機關
辦理何種服務 查詢金融遺產
何時要辦理完? 6個月內
備註 金融遺產包括:
  • 有價證券
  • 短期票券
  • 人身保險
  • 期貨
  • 保管箱
  • 貸款及信用卡債務
  • 電子支付帳戶
  • 記名式儲值卡
  • 投資理財帳戶
  • 信用合作社之社員股金
  
勞動部勞工保險局 農會
辦理何種服務 請領勞工退休金 農民退休儲金
何時要辦理完? 10年內
備註 生前有繳納者,家屬才可透過農會向勞動部勞工保險局申請請領

稅務相關

親人過世之後,家屬最需要處裡的2個稅務就是遺產稅和所得稅:

遺產稅

是指繼承人繼承遺產之後,必須繳納的一筆費用,至於實際上到底要繳納多少費用,可以根據財政部提供的公式來計算──(產總額-免稅額-扣除額)×稅率-累進差額-扣抵稅額及利息,這些項目的金額要如何計算,請參考下列表格:

項目 說明
遺產總額 包含土地、地上物、房屋、動產及其他有財產價值的權利(存款、債權、股票、現金、黃金、珠寶、其他財產或權利等),以及死亡前2年內贈與的財產。   有些項目不包含在遺產總額項目,可以參考財政部列出的清單,或是直接參考遺產及贈與稅法第16條
免稅額 1,333萬元。如果是軍、警、公教人員因公殉職則加倍計算
扣除額
  • 配偶扣除額:553萬元/人
  • 直系血親卑親屬扣除額:56萬元/人 (有未成年者,按其年齡距屆滿成年之年數,每年加扣56萬元)
  • 父母扣除額:138萬元/人
  • 重度以上身心障礙扣除額:693萬元/人
  • 扶養親屬扣除額:56萬元/人
  • 喪葬費:138萬元
  • 公共設施保留地扣除額
  • 農業用地及其地上農作物
  • 執行遺囑及管理遺產之直接必要費用
  • 死亡前6-9年內繼承已納遺產稅之財產
  • 遺留下來的債務、稅捐、罰鍰或罰金
  • 夫妻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
稅率 目前最新的稅率適用於114年1月1日後往生,稅率如下:
  • 遺產淨額5,621萬元以下,稅率10%
  • 遺產淨額5,621萬1元-1億1,242萬元,稅率15%
  • 遺產淨額1億1,242萬1元以上,稅率20%
累進差額
  • 遺產淨額5,621萬元以下,0元
  • 遺產淨額5,621萬1元-1億1,242萬元,281.05萬元
  • 遺產淨額1億1,242萬1元以上,843.15萬元
扣抵稅額
  • 2年內贈與已繳納之贈與稅與土地增值稅
  • 在國外繳納之遺產稅

所得稅

所得稅的全名為綜合所得稅,指的是將納稅人所得加總後,再扣除免稅額以及其他項目,並根據稅率課稅的費用,繳納時間是每年的5月。

親人過世後的家屬很容易遇到一個問題就是,如果親人在繳稅期間過世的話,後續該如何處理呢?

根據財政部民國114年3月的最新公告,依照所得稅法第71條第3項,雖然不用辦理結算申報,不過還是得由其他人合併報繳,至於「其他人」指的是誰,最常見的是下列2個與亡者有關係的人:

有配偶

由配偶合併申報,死亡人的免稅額與標準扣除額可全額扣除;或由符合資格的納稅義務人列報為受扶養親屬。

無配偶或不符規定者

由遺囑執行人、繼承人或遺產管理人在死亡日起 3 個月內完成申報,並以遺產範圍負相關稅務責任。如有特殊情況,可於期限前向稽徵機關申請展延,但不得超過遺產稅申報期限。

親人過世之後,我該怎麼走出悲傷和低潮?


解決完稅務問題,就能好好面對自己的情緒,不少家屬都會出現長時間的低潮期,或是某個瞬間才意識到親人過世,心理防線崩潰,難過的情緒一湧而出,那麼該怎麼好好面對這些情緒呢?可以參考下列做法:

親友相互扶持

親人走了大家都會難過不好受,適時地與家人或朋友分享心中的感受,藉此紓發情緒,也不要羞於接受陪伴和關懷,獨自承受悲傷反而會更痛苦。

身心科或心理諮詢

過度的哀傷會出現無法自行調適情緒,症狀嚴重時甚至會影響日常生活與身體健康,建議可以尋求心理師、輔導員或精神科醫師協助,讓專業人士引導您排解心中的痛苦與難過。

藉由宗教撫慰心靈

宗教信仰可以給予很大的心靈寄託與依靠,透過參與活動、冥想、禪修等方式,可以很好地面對內心的情緒,藉由與自我對話逐漸回歸平靜。

重新掌握生活步調

規律的運動和良好的飲食習慣,除了提高身體面對壓力的能力之外,也能很好地宣洩情緒。

學會接納悲傷的情緒

本文認為這是最重要的一點,人是一種複雜的生物,擁有喜怒哀樂的情緒,我們會因為外在影響感受到情緒起伏和壓力,這些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,也絕對不要認為自己不應該有悲傷的念頭,過度壓抑反而更容易導致生病,您可以透過各種方式了解哀傷心理與學會如何調適,幫助自我療癒。

家人過世後該做什麼?常見問題一覽

親人在家過世要撥打119還是直接通報?

在家中自然過世的話,首先得通知當地衛生所,並由醫師到場進行行政相驗並開立死亡證明;若希望送醫做最後急救,也能改為先撥打119聯絡醫院協助轉送。

親人在家過世也可以打110嗎?

如果是自然過世不必撥打110,除非是因為意外或其他外力導致的非自然死亡,才需要撥打110通報。

死亡證明是誰負責開立?

根據亡者離世地點的不同來決定。若是在家中自然死亡,通報衛生所後會有醫師到場相驗並開立死亡證明;在醫院離世則是由院方醫師或護理站開立;意外身亡則需要先報警,警方到場後通報法醫與檢察官相驗,最後由檢察官開立。

在家壽終正寢,家裡會被定義成凶宅嗎?

根據法律百科,目前法院對於凶宅的定義為「曾發生非自然身故情形的房屋」,因此在家中壽終正寢,或是留一口氣回到家裡臨終,都不會被認知為凶宅。

親人臨終前該怎麼做才好?

家屬可以選擇安靜陪伴走完最後一程,或是坦然與親人事先討論喪禮、安葬等流程,抑或是趁機將埋藏在心中的話全部說出來,臨終前能做的事情沒有強制性,只要家屬與親人都能接受都是好事。






家人往生後該如何面對?別刻意壓抑悲傷

圖片來源:陽光禮儀

看完本文或許您會稍微了解親人過世後該如何處理,雖然我們總是告訴自己不要難過,一旦真正離別,悲傷也容易隨之而來,不過愛不會因死亡而消失,正如您會懷念亡者生前的樣貌,他會以另一種形式守護著我們,也會用著他的方式想念有您的過往。

提前熟悉這些通報與行政流程,能夠避免我們在悲傷之餘失去方向,除了參考政府部門的相關公告與資訊,身後事也能委由專業的禮儀公司處理,讓您能更好地陪伴亡者走完最後一段旅程。

陽光的前身是民國5年創立的同仁社,也是高雄第一家由台灣人經營的合法葬儀社。民國90年陽光禮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,承襲同仁社的百年基業,自行培訓專屬禮儀團隊、提供更具溫度的生命服務,至今圓滿超過15萬個家庭。

立即詢問,我們將提供專業規劃及陪伴
最新文章
真人評價:下一站,讓妳和浪花決定
真人評價:下一站,讓妳和浪花決定
2025-11-11
2025年全台22縣市喪葬津貼總整理
2025年全台22縣市喪葬津貼總整理
2025-10-28
家人在國外過世怎麼辦?從文件辦理到骨灰運回台灣一次告訴你!
家人在國外過世怎麼辦?從文件辦理到骨灰運回台灣一次告訴你!
2025-10-22
如何申請喪葬補助?詳細解析台灣5種喪葬津貼!
如何申請喪葬補助?詳細解析台灣5種喪葬津貼!
2025-10-06
公立靈骨塔和私立靈骨塔差在哪?優缺點一次看!
公立靈骨塔和私立靈骨塔差在哪?優缺點一次看!
2025-10-03
佛教喪禮與傳統喪禮的差異
佛教喪禮與傳統喪禮的差異
2025-09-24
舉辦告別式的意義──逝者的最後一段路
舉辦告別式的意義──逝者的最後一段路
2025-09-23
親人在家死亡如何處理?一次瞭解如何通報、申請死亡證明、後續有哪些行政流程!
親人在家死亡如何處理?一次瞭解如何通報、申請死亡證明、後續有哪些行政流程!
2025-09-18
完整海葬解析!海葬優缺點、申請手續、費用、流程、補助一次看!
完整海葬解析!海葬優缺點、申請手續、費用、流程、補助一次看!
2025-09-15
訂購骨灰罐要注意什麼?樣式差異、刻字科普、訂購流程大解析!
訂購骨灰罐要注意什麼?樣式差異、刻字科普、訂購流程大解析!
2025-09-11
如何挑選骨灰罐?材質優缺點、選購與保養事項大解析!
如何挑選骨灰罐?材質優缺點、選購與保養事項大解析!
2025-09-09
環保葬中的樹葬是什麼?優缺點、費用、如何申請一次告訴你!
環保葬中的樹葬是什麼?優缺點、費用、如何申請一次告訴你!
2025-09-05
生前契約該買嗎?您必須了解的生前契約優缺點與風險!
生前契約該買嗎?您必須了解的生前契約優缺點與風險!
2025-09-03
勞保喪葬補助
勞保喪葬補助
2024-08-29
農保喪葬補助
農保喪葬補助
2024-08-29
公保喪葬補助
公保喪葬補助
2024-08-29
低收民眾補助
低收民眾補助
2024-08-29
國民喪葬補助
國民喪葬補助
2024-08-29
選擇陽光生前契約的原因?
選擇陽光生前契約的原因?
2024-08-27
海葬知多少
海葬知多少
2024-08-26